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齐”心“鲁”力|“武汉话手册”诞生背后:五代人悬壶济世传承使命

    摘  要: 该手册及武汉方言音频材料的快速面世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郭海鹏的出谋划策分不开。

“齐”心“鲁”力|“武汉话手册”诞生背后:五代人悬壶济世传承使命

  新华社济南2月27日电 “拐子”是哥哥,“嗖嗖”是叔叔,“莫和不过”是不要害怕……一本从武汉新冠肺炎防疫一线流传出来的国家援助湖北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迅速在网上走红。许多网友说,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该手册及武汉方言音频材料的快速面世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郭海鹏的出谋划策分不开。

  由于湖北省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全国各地医疗队纷纷驰援湖北。2月7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组建的131名医护人员的医疗队驰援湖北。

  2月8日,郭海鹏的同事进入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做交接准备。他们发现危重症病房中老年人较多,医疗队员听不懂武汉话,而许多武汉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患者不会讲普通话。这如何问诊?

“齐”心“鲁”力|“武汉话手册”诞生背后:五代人悬壶济世传承使命

  “同事反映了语言障碍的问题,领队费剑春很重视,立即召集大家想办法。”郭海鹏告诉记者,2月9日医疗队就要接管病人,解决语言问题刻不容缓。

  今年37岁的郭海鹏曾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顺理成章地成了医疗队的“武汉话专家”。他和副队长胡昭商量后提议,编一本对照手册,将常用的、关键的武汉话收集并翻译出来,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这一建议得到医疗队的一致认可和全力支持,同事们迅速分组行动,列举了250多个高频词汇。

  “临床词汇相对比较生僻,网上不大用,得找当地人才好确定发音。”郭海鹏说,他立刻找到自己在武汉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帮忙。

  得知郭海鹏的想法,老师和校友们都非常支持。手册主编之一林青是郭海鹏求学时,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负责审校的卞洲艳、张楠等人,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与他师出同门。

  “大家都从事医务工作,都愿意为防疫一线和患者解决问题,效率很高。”郭海鹏说,他们剔除发音与普通话接近的词汇,精简部分过于复杂的表述,最终为手册定稿。

  手册发下去之后,医疗队员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虽然用汉字标注了武汉话的发音,但无法体现音调和轻重音,有的注音与实际发音有差距。于是,郭海鹏和同事们提出,干脆做一个语音版的,让大家听着学!于是,林青老师找来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帮忙,完成了音频录制。

  9日下午3时,手册和音频材料发送到了医疗队每一个人的手里。收录的武汉话分为四部分:称呼常用语、生活常用语、医学常用语及温馨用语。很快,手册和音频资料就被人传到了网上。

“齐”心“鲁”力|“武汉话手册”诞生背后:五代人悬壶济世传承使命

  让郭海鹏意想不到的是,手册迅速成为援助武汉各医疗队的学习教材,还被当地媒体搬上节目,被誉为“武汉方言密码本”,并迅速在网上走红。作为主创者之一,郭海鹏打心眼里为手册发挥了作用而高兴。

  疫情发生后,将武汉视作“第二故乡”的郭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2月6日晚10点半,他紧急收到出发通知。来不及和父母告别,他特意熬过零点,才悄悄通过微信告知父亲。

  “我家连着5代都是医生。我打小就在爷爷和父亲身边耳濡目染。”郭海鹏说,一家人世代行医,为的便是悬壶济世。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父亲7日上午在写给郭海鹏的微信留言中说,独生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父母无法不担心。但郭海鹏也是医生,他支持儿子“逆行”。

  这段留言发出后仅两天,手册问世。(完)

作者:吴书光 陈灏   网络编辑:杨甜梦子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