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山东战“疫”群英谱|齐鲁火线尖兵,迎难奋勇向前

    摘  要: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守护着人民健康。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守护着人民健康。

  “流调侦探”两获“首次发现”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当晚临沂市发生首起输入性家庭聚集性疫情,已有两人发病,需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正在工作专班值守的临沂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张晓丽,接到命令后,带领流调队员迅速赶赴患者家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网上都把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称为“流调侦探”。在1月21日晚的调查中,张晓丽不但采集了病例标本,还对密切接触者、可能受污染的内外环境进行了采样。正是这个决定,让临沂在国内首次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发现病毒可以在外环境传播的证据。

  随后,张晓丽主导制订了临沂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密切接触者检测、环境标本检测工作。在总结这起聚集性疫情时,张晓丽说:“在当时的国家防控方案上,是没有明确这项内容的,只是出于职业的敏感,多采集了些样本,不想遗漏任何的疑点,没想到省里还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肯定。”

  连体防护衣、护目镜、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双层靴套……这是张晓丽和战友们赶赴现场前必须要穿戴的“工作装”。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对身心的一次考验:一次询问几十个流调项目,语言交流、双手比画、书面交流……一场流调下来,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尽管正值严冬,但是由于防护服的密闭性,很快就汗流浃背,雾气笼罩着镜片,眼前模糊一片。

  至今,张晓丽和战友们轮班倒,24小时监控疫情动态,全时段搜索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时刻准备赶赴流调现场,吃住几乎都在办公室。他们用过硬的专业技能,顺利地完成了全市几千次流调任务,为科学制订管控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孩子说“爸爸一定要多杀几个毒”

  接到援助湖北的报名通知,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赞武毫不犹豫,立刻报名,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李赞武在湖北黄冈结束培训后,被编入重症三组,进入被称作黄冈“小汤山”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工作。重症三组的重症患者较多,许多患者不能进食,需要鼻饲,护理工作异常繁重。他每天工作期间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间;护理患者的间隙还要处理医疗垃圾、清理消毒病房、擦拭床单元和仪器设备、消毒清洗防护用品。

  工作时,李赞武需要“全副武装”,“走路很小心,怕撕裂防护服;隔离衣和防护服都是连帽一体的,不透气,加上初期医院没暖气、温度较低,护目镜很容易起雾、滴水……”这些问题让医务人员的常规操作都难度倍增,对体力和技术都是很大的考验。大家克服困难,在病房严格按规范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有一次,李赞武在和妻子视频通话时,妻子看到他额头都通红,一问才知道,一开始没法洗澡,大家每天只好都用酒精消毒露出的皮肤。

  李赞武的妻子李翠波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同样奋战在潍坊市防控疫情第一线。丈夫出征黄冈,她说:“我们就是干这行的,该去!”年幼的孩子只知道爸爸是去武汉杀毒去了,天真地说,“爸爸一定要多杀几个毒再回来。”

  “这不是逆行,这是职责”

  “到隔离病房次数多了,有患者就会认出我,叫我的名字。经常同他们聊一聊,交流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我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曲仪庆告诉记者。

  2月4日,医疗队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没几天,50张床就收满了。

  58岁的曲仪庆是年龄最大的队员,进入隔离病房要比年轻医护人员克服更多困难,头疼、胸闷,他仍坚持3-4个小时,查看患者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耐心地调整各项参数,并细心指导年轻医生,为整个病区的医疗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我不仅是医疗队队长,还是医师组组长。重症患者病情时常会有变化,可能有的医师下一次上班是两天后,就不那么了解病情进展了,所以必须要有医师一直全面了解病情,我来做最合适。”曲仪庆说。

  天天到隔离病房,防护压力、身体消耗都很大。也有队员提出让他视频查房,虽然这样的方式也很方便、实用,但曲仪庆没有采用。

  患者的焦虑、紧张深深触动了他。进入隔离病房前,他从住院医师那里把每位患者的情况摸清楚,交流时,用检查结果说话,有好转就明确告知他,给患者信心;尚未好转的就告诉他下一步如何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请他放心、配合。

  2月17日,首批3位重症患者出院。截至3月3日,医疗队累计收治73位患者,治愈出院44人,是整个中法新城院区治愈数量最多的病区。

  病区1床患者是位70岁的老人,查房时曲仪庆发现,老人在一张大纸上认真地写着什么。交流后才知道,老人把所有到他身边给他治疗、护理过的队员名字都记了下来,差不多已记了半支队伍、五六十个队员的名字了。

  病区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患者让曲仪庆感动。他是前不久该院区牺牲的一位医护人员的儿子,有些抑郁、焦虑。

  那天,曲仪庆查完房后很疲惫,在护士站休息,这位患者从病房走出来,见到他就问:“你好点了吗?”曲仪庆有点蒙,告诉他自己没事。原来,前两天查房时,因为黄色的防护服不透气,他有些咳嗽,这位患者以为他生病了,一直在担心。

  “我们也聊了他的父亲,他说这个病传染性很强的,你们一定要注意。刚刚失去了家人,还这么关心别人,不容易。”曲仪庆感慨地说。

  繁忙的工作之余,曲仪庆还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虽然一开始困难很多,但队员们都很棒,坚持了下来,一直在用心、用情、用力救治患者。疫情之下,这不是逆行,这是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曲仪庆说。(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琳 赵丰 报道)

网络编辑:卢卫美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