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齐”心“鲁”力|战“疫”一线“红嫂”涌现

    摘  要:夜深了,万家灯火都已熄灭。于红玲拎着“大包小包”,出门而去。她心里惦记的是战“疫”一线的夜班执勤人员。为了让他们吃上口热饭,她最近义务当起了夜宵“配送员”。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3月7日电 夜深了,万家灯火都已熄灭。于红玲拎着“大包小包”,出门而去。她心里惦记的是战“疫”一线的夜班执勤人员。为了让他们吃上口热饭,她最近义务当起了夜宵“配送员”。

  山东是一片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子弟兵在前方浴血奋战,“红嫂”们就在后方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拥军支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山东战“疫”一线又见“红嫂”的忙碌身影。

  于红玲有两个“送餐点”——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滨港路制药厂段和仙河高速路口的执勤点。疫情检查点设置期间,镇上的各个交通路口都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看着他们辛苦执勤,于红玲心疼得慌。

“齐”心“鲁”力

  煮鸡蛋、熬米粥、炸鱼……饭菜太多,于红玲忙不过来,便请丈夫孔辉“打下手”。夫妻俩分工明确,于红玲负责“掌勺”,孔辉负责“打包”。够30个人喝的粥,家里的小电饭锅要熬上好几锅。为了方便“配送”,他们还特地从市场买了一箱塑料碗和一次性筷子。

  为确保把热乎的饭送到工作人员手上,于红玲仔细琢磨米粥在车里怎么放才不会洒、从家到执勤点走哪条路线最省时间。

  每次一送到,于红玲二话不说,放下饭就走。

  直到第8天晚上,仙河镇政府综合执法队员王凯和同事们想了一个法子:“我们就跟大姐说,你必须配合执勤、测量体温,在来访人员表格上留下姓名和电话。”大伙儿这才知道大姐姓于。

  “大晚上执勤为了啥,还不都为了咱。所以俺就想做点小事谢谢他们,这样心里得劲儿。”于红玲继续说,“都是家常菜,不值几个钱。我邻居为这事儿还给了我一百块钱呢。”

  原来,前些天一个晚上,于红玲要为执勤人员包顿韭菜肉饺子。300多个饺子,夫妻俩光剁馅就花了半个小时,让左邻右舍都好奇了。邻居韩红燕过来一打听,知道缘由后给于红玲夫妇留了一百块钱。

  “她让我必须把这钱收下。她也要出一点力,献一点爱心。”于红玲说。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于红玲每次送完夜宵回到家里,都是凌晨了。此时打开手机,她总能看到一条又一条执勤人员发来的短信:“大哥大姐,谢谢你们”“我们都是饭后上岗的,于姐你们明天别来了”“你们的用心我们记在心里了”……

  “红嫂”们既“踊跃支前”又“服务群众”。守住进村路口、为群众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疫情发生后,“90后”女孩王成成坚守在农村防疫一线,几乎每天都忙到晚上11点。

“齐”心“鲁”力

  王成成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有300多口人,老年人占了三分之一。王成成挨家挨户地发放明白纸、测量体温、排查疑似病人,经常忙得半天喝不上一口水。

  “战‘疫’如同战斗。医务人员在前线与病魔殊死较量,我们在后方就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就像‘红嫂’当年那样。”王成成说。

  山东多“红嫂”,精神代代传。在战“疫”一线,像于红玲、王成成这样的“红嫂”,齐鲁大地处处可见。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呈镕,被称为“新时期的沂蒙红嫂”“最美兵妈妈”。武汉抢建火神山医院时,她带着20吨速冻水饺,长途奔袭13个小时,给工地现场的每名子弟兵送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齐”心“鲁”力

  于学艳,临沂市“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她平时省吃俭用,疫情发生后,她专程赶到镇上捐了1万元;

“齐”心“鲁”力

  李秀莲,今年75岁的沂南县退休干部。从大年初一开始,她带领女儿、儿媳等7人,起早贪黑缝制鞋垫,绣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湖北必胜”等字样,目前已缝制200多双寄往湖北;

  临沂市兰山区五里堡社区,有一支“女子防控队”。她们舍小家顾大家、把社区当阵地,不畏严寒值守在疫情检测点,不分昼夜深入开展排查工作,被社区居民称为守护安全健康的“娘子铁军”……

  战“疫”一线,“红嫂”涌现。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组织1.5万名青年志愿者、1800支青年突击队深入一线开展防控,其中妇女“顶起半边天”。她们承担了关爱帮助、捐款捐物、组织发动等多项任务,用一次次无畏的“逆行”,为群众织起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留下了一个个最美“她”身影。  

作者:潘林青 张力元   网络编辑:高原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