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山东“腾”出了哪些“笼”,又引来了哪些凤凰?
摘 要: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热潮在年初就已开始。当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获批,根据规划,到2020 年,试验区要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路径模式。一个月后,山东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梁雯 报道
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热潮在年初就已开始。当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获批,根据规划,到2020 年,试验区要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路径模式。一个月后,山东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如今,2020年即将过去,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山东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否初见成效?三年来,山东都“腾”了哪些“笼”,又“换”来了哪些“凤凰”?
山东三年“腾笼” 治理超11万家“散乱污”企业
对山东来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很关键。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就要在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上下功夫,做好“腾笼”的工作。
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一直是山东发展的“心头之痛”。据2018年数据,山东主营业务收入排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山东能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根据2018年的《总体方案》,山东要重点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建材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在随后印发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对去落后产能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安排,提出要重点去除生铁粗钢电解铝、煤炭煤电、玻璃水泥、电动车轮胎等领域的落后产能。
综合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三年来,山东持续引导企业压减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遏制过剩产能扩张,不新增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对确需新上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安全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项目,重点跟踪加快淘汰。持续抓好重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对不达标企业、设备和生产线限期整改。
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18年以来,山东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生产仓储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近200家压减到84家。2019年全省压减生铁产能465万吨、粗钢923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压减任务。
“换鸟”显成效 今年上半年山东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8%
截至8月份,山东全省5市已有22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天穿梭在城市中,运行里程突破了200万公里。
“腾笼”后,“空笼”期的阵痛在所难免。如何缩短“空笼”期,尽快完成“换鸟”,把新动能发展起来,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又一项任务。
山东要“换”来哪些“鸟”?2018年的《总体方案》给出了山东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产业为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作为能源大省,山东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布局,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和汽车电控技术,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青岛等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青岛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能最大的城市,并正向“打造全球最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目标努力。青岛已拥有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北汽新能源等4家整车企业,以及国轩电池、特锐德电气等2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SUV、新能源汽车等全系列产品体系。
在氢能源推广应用上,潍柴于2018年成立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企业合作,攻关氢能量产、储氢技术、运输安全等“卡脖子”难题。今年3月,潍柴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截至8月份,潍坊、济南、聊城、济宁等市已有22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使用,累计行驶超过200万公里。
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的通报数据,上半年,山东“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3.6%,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高于十强产业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
既招“女婿”也留“儿子” 山东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焕发生机
淄博齐翔腾达公司一起10万吨/年MMA项目建成投产仪式 资料图
在山东十强产业中,除了五大新兴产业,还有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五个传统改造升级形成的产业。既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三年来,山东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
世界化工看中国,中国化工看山东。数据显示,山东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山东展开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通过建设专业园区,推动企业进区入园,强化上下游企业协作,延伸、补强高端产业链条。2020年,山东化工企业入园率已由不足20%提高到34%。
不止高端化工,三年来山东加快传统产业布局调整,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山东重工商用车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全省石化、冶金、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中,山东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2020年7月,山东印发实施《山东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园区上云、产链上网、集群上线等任务,加速推动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今年1-8月份,山东技改投资增长5.6%,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山东实施了37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上云”“用云”企业达到16万家。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山东高端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产值逆势增长3.6%,其中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增速超过10%。
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山东“腾笼换鸟”初见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十强”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数据,山东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由2017年的48%增加到2019年的5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翻了一番多,达到1.1万家。2019年,山东全省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三年来增长46%;今年1-8月,在疫情严重冲击下,新登记市场主体143.5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53.8万户,增长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