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有一“证”在手 无后顾之忧——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纪实

    摘  要: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紧紧把握全省第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机遇,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抓手,以加快盘活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突破,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值,农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紧紧把握全省第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机遇,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抓手,以加快盘活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突破,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值,农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2020年10月,垦利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科学准确“记账”“画图”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人口多,群众期望值高,利益关系复杂。垦利区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起一套严谨规范高效的工作体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了工作优质高效推进。

  试点先行蹚路子。为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进行,垦利区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压茬进行、逐步推开”原则,以镇街产业结构、财力状况、农业人口比例、农业收入占比为差异指标,科学确定在全部7个镇选取34个村开展先期试点。同时,分析试点村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以村集体群众基础强弱、二轮延包后土地调整情况、历史遗留问题多少、群众重新调整土地意愿等差异指标,科学选取3622个试点户。先期试点的科学确定,为工作的全面推开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

  严格程序抓操作。在规定程序基础上,垦利区结合实际,首创“八步工作法”,把工作流程划分为调查摸底、测量地块、签订合同、建立登记簿等8个阶段、25个环节,循序渐进、递次推进,明确了每个步骤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确保有计划、按流程、高标准完成各环节工作任务。同时,在清查、确权、登记、颁证环节,制定“一到户两公示”制度,对入户确认、调查结果、地籍图进行公示,确保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程序规范、步骤清晰。

  创新形式搞测绘。明确路径、坚持标准,每寸土地记到账上、落到图上。土地测绘是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为确保土地测绘基础数据准确,垦利区采取“专业技术+”调查模式,依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团队运用先进测绘仪器开展调查摸底,建立信息数据库;按照“节约时间、不节约环节”原则,发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参与调查,充分利用二调资料,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地、地不漏界,达到户籍信息、土地信息及档案资料“三对应”。

  摸清“家底”理“关系”

  承包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计保障,垦利区分类推进、攻坚突破,摸清资产“家底”、理顺土地“关系”,化解了大量过去沉淀下来的农村矛盾,为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奠定了基础。

  妥善化解遗留问题。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21条指导意见和5条补充意见,针对确权登记颁证不同环节、不同情况分门别类作出具体规定,有效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村与户、户与户间边界不清、亩数差异等问题,避免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属纠纷,维护了农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一村一策攻坚突破。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矛盾,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政策支持,对油区村、城中村、城郊村等19个难点村分别制定具体指导意见,“一村一策”进行重点突破。按照“工作由简到难,问题由少到多”的办法,梳理问题、细化方案、分批实施、压茬推进,对确权登记颁证范围、承包户人员变动、土地开发和流转、土地权属争议等6大项21类问题情形进行逐项攻坚,妥善解决了难题,确保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开展。

  准确摸清资源资产。自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以来,完成304个村、40408户的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确权耕地34.55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0408本。进一步拓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近年来有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颁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66个规模经营主体承包的22734.51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承包地面积坐落、承包合同、登记簿、经营权证“四统一”。

  盘活资本富农民

  坚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集体、农民“双增收”是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目的。改革过程中,垦利区通过确权登记、量化股权、流转产权等渠道,整合资源、促进流通,让“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最大限度激活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

  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特别是测绘成果,摸清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地理位置、地力等级等基础信息,为科学制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省级试点,探索“股权+强村贷+惠农贷”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用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办理股权质押贷款业务30笔,发放贷款1860.2万元,以产业振兴带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构建了产权交易体系。垦利区以“平台思维”做乘法,出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建成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处、镇级产权交易所7处,全面承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登记、资产处置和金融服务等功能,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41.09万亩,流转率59.16%,有力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定了经营权长期流转关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盘活了集体资产资源。在推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垦利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经营性资产和能产生收益的资源型资产,量化到户到人,股权实行3至5年调整的相对静态模式,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比如,郝家镇探索“土地换房产”模式,全镇8个村580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资金,全部用于购置商业房产对外租赁,村集体年均收益25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

作者:张秀美 张清峰   网络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李欢